Issue #112 2021-11-17

📢 Editor’s Note

本期「AI Insider」首先关注 CB Insights 的一份 AI 投资指数,结合这份宏观报告,我会梳理 AI 投资热度是否回升、AI 早期投资阶段新特点以及资本退出等线索。

产业巨头里,阿里云公布新海外数据中心计划、钉钉加快音视频产品、苹果推出企业 IT 产品、软件公司英伟达的新布局……

本期还将关注:

  • 腾讯财报里的企业业务;
  • 高通汽车战略;
  • 自动驾驶、机器人领域的新动向;
  • AI 领域的 IPO 与融资案例;
  • 欧美金融机构的上云与拥抱 AI 案例;
  • AI 电影推荐、两份关于云、移动办公的行业研究报告;

焦点·洞察

投资数据里的 AI 产业图景

CB Insights 上周发布了 2021 第三季度全球 AI 投资指数,整个报告包括三个部分:

  • 全球 AI 投资宏观趋势;
  • 三个垂直领域的投资分析,包括医疗、金融和零售;
  • 各地区的投资数据,包括北美(美国、加拿大)、亚洲、欧洲以及拉美地区;

你可以通过这里获取我购买的这份报告副本,下面谈谈我所发现的几个趋势。

1.AI 投资热度回来了

相比于 2020 年,今年过去的三个季度,AI 领域的融资总额同比增长 55%。

img

而且投资的数量也持续回升。

img

从各地区的分布来看,美国和亚洲依然是资本热衷的区域。

img

2.早期投资的比重还在降低

AI 早期投资比例从 2020 年的 65% 下降到 61%,这部分说明了 AI 创业的窗口正在关闭,资本市场趋于理智,过往随便一个 PPT 就能获得大额融资的「好时代」已经过去了。

img

但在中国地区有几个例外,比如如果只看三季度的种子轮/天使轮投资的话,前五个融资最高的创业公司里,有三家来自中国。

img

而在 A 轮融资最高的公司里,前四家公司都是中国公司。

img

3.并购、IPO 案例显著增加

2021 年 AI 领域的并购案例已经超过 250 个,这是有统计以来最高的一年,而且通过传统方式或 SPAC 完成 IPO 的案例也显著增多。

img

这个数字变化背后,显示出整个产业的整合速度加快,对企业来说,利用并购获取人才、专利不失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方式,这也为资本退出提供了渠道。

AI Insider Monthly

「AI Insider Monthly」以月度总结的形式,展现过去四周全球 AI、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产业变化,通过分析行业事件与梳理技术趋势,勾勒出人类迈向数字化的若干方向与线索。

本期为 2021 年 9 月 和 10 月合集

本期将关注以下议题:

  • 焦点·报告:五年周期里的 AI、2021「State of AI」解读;
  • 巨头·业界:云栖大会手记、AI 应用里的「人机大战」、微软超大规模语言模型、AI 公司 DataBricks;
  • 财报·资本:微软/Google 财报、近期 AI 公司融资汇总;
  • 资源·机器学习:最新一组机器学习资源汇总;
  • 业界·其他:欧盟 AI 政策、几个值得关注的机器学习基础研究;

本期还提供了 PDF,您可通过以下地址快速下载:

请查收 2021 年 9 月& 10 月的 AI 与云计算产业发展报告。

巨头

阿里云。阿里云本周发布新的海外数据中心布局,计划在 2022 年内启用韩国、泰国的新数据中心。

东南亚是阿里云海外市场的重要阵地,此前,阿里云已经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建立了数据中心,今年早些时候,阿里云在印尼的第三座数据中心已投入使用。

关于东南亚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近期 Google 与淡马锡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很值得一看,从中也可以理解,为何如此多的产业巨头都在扎堆东南亚。

根据阿里云官方给出的信息,阿里云会在韩国和泰国建立本地化团队,联合当地合作伙伴向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

阿里云旗下的钉钉本周宣布成立音视频事业部,这被认为是钉钉开始追赶视频会议产品的布局,此前腾讯曾披露腾讯视频会议产品的用户数量突破 2 亿人。

钉钉官方这样表述:

为进一步提升音视频会议等产品体验,钉钉近期成立音视频事业部,下设钉钉蜂鸣鸟音频实验室,聚焦研究音频技术及算法创新,探索下一代音视频会议形态与钉钉的结合。此外,在开放战略下,钉钉音视频事业部还将聚焦能力开放,将音视频能力向软硬件合作伙伴开放。

最新的消息是,鸿星尔克已经成为钉钉音视频解决方案的客户。

另外,中国电信也在近期与阿里云合作,联合研发「天翼钉」,这更像是一个面向大客户的定制解决方案,官方的表述称,中国电信员工及生态伙伴将率先使用「天翼钉」,实现组织和业务数字化升级。

苹果。苹果上周面向美国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布了「Apple Business Essentials」,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基于苹果硬件、软件、服务的打包解决方案。

按照苹果的说法,这个产品意味着苹果将成为企业的 IT 服务商,简化企业部署、管理 IT 设备与服务的步骤。该产品将于明年春天在美国地区发布,除了采购苹果的硬件成本外,企业需要再支付最低每月 2.99 美元/人的订阅费用。

虽然苹果此前已经在企业市场布局,但更多还是通过代理商的方式进行,此番发布的这个产品,某种意义上也宣布苹果正式进入到企业市场,这在疫情持续影响企业办公的大环境下颇具看点。

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居家办公渐趋流行,这也使得大量个人计算设备——智能手机、个人平板、笔记本电脑——成为办公设备,而随着员工办公场景、设备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何管理这些设备成为新难题,也成了新的需求,苹果显然是看准了这个时机。

腾讯。上周腾讯的三季度财报整体上并不亮眼,但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依然增长强劲。数字来看,这个板块同比增长 30% 至 433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 30%。

腾讯并未进一步披露金融与企业业务的各自比重,特别是腾讯云业务的营收情况,但提供了一些线索,比如金融科技及企业业务板块的收入成本为 310 亿元,同比增长 29%,这一定程度上显示腾讯 To B 业务还处于大举投入的阶段,而强调腾讯企点(CRM)、分布式数据库 TDSQL 的客户规模,也是向市场传达其产品的覆盖能力。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云计算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 技术层面:向下挖掘芯片、计算架构的潜能,持续提升数据中心的效能;
  • 产品层面:基础软件能力的竞争越发激烈,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存储、云原生、机器学习以及协同办公软件等;
  • 客户层面:让更传统的客户认识到云计算的价值,这对包括腾讯、阿里在内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英伟达。关于英伟达,我曾不止一次的谈到一点:英伟达要做一家软件公司。

这个判断在上周 GTC 上得以进一步验证,在发布 Omniverse 这样的元宇宙平台之余,英伟达还充分展示了其在自动驾驶、机器人、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布局:

  • 自动驾驶:软件平台 NVIDIA DRIVE;
  • 机器人:机器人操作系统 VIDIA Isaac;
  • 机器学习模型:可训练大模型的 Nemo Megatron;

甚至在量子计算、气候变化等领域,英伟达也展示了相应的软件解决方案。

英伟达的一些做法很像苹果,都是通过强大的硬件能力,形成了一个触达多个行业的硬件底层,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软件生态,吸引更多行业加入其中。

英伟达抓住了深度学习的产业红利,依托 GPU 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坚实的硬件底层架构,而在其上面,他们需要构建不止于深度学习的软件生态,毕竟,就像没有人能精准预测深度学习快速崛起一样,现在也无法预测未来哪一个领域会迎来新爆发,因此,英伟达需要押注更多的领域,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

另外,英伟达收购 ARM 的审查还在继续,本周英国政府宣布将启动第二期更深入的调查,进一步评估该收购对于反垄断和国家安全的影响。

市场

IPO。语音 AI 服务供应商 SoundHound 计划以 SPAC 的形式上市,公司市值或突破 20 亿美元。

SoundHound 的客户包括现代汽车、起亚等车企,音乐流媒体 Pandora、社交网站 Snapchat 也使用了该公司的服务。其产品涵盖了从语音识别到自然语言理解等多个领域。

面向卡车提供自动驾驶软件解决方案的 Embark 公司即将以 SPAC 形式完成 IPO,预计市值 50 亿美元。

这家公司瞄准的是美国巨大的卡车市场,根据其官方给出的数据,基于该公司提供的自动驾驶软件,能够减少 40% 的卡车交货时间,同时为每辆卡车增加最高 3 倍的收入。

云存储服务商 Backblaze 上周正式完成 IPO,这家公司提供的对象存储服务,直接对标 AWS S3,二季度营收 1600 万美元,目前这家公司的市值为 10 亿美元。

融资。企业流程自动化公司 Workato 刚刚完成一笔 2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 57 亿美元。

围绕企业流程自动化,未来还会有一系列重磅融资以及上市的案例,不过可能仅限于海外市场。一方面,欧美企业(特别是美国企业)对于自动化的认知程度比较高,愿意为其付费;另一方面,疫情导致部分行业劳动力短缺,催生的自动化需求持续释放,进一步推动各个领域的自动化进程。

芯片公司 Cerebras 完成 F 轮 2.5 亿美元融资,该公司的估值超过 40 亿美元。这家公司制造了「全球最大的单一芯片」,其客户群体涵盖了石油、天然气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Anandtech 做了一张统计表,如下图所示,汇总了截止目前全球 AI 创业公司的融资总额对比,地平线、SambaNova、Cerebras 位列前三。

img

来自奥地利的创业公司 Blackshark.ai 获得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该公司是微软模拟飞行产品的技术供应商之一,此番融资也由微软投资机构 M12 领投。

机器人·未来驾驶

数据显示北美地区的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增加WSJ 援引北美机器人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ing Automation)的数据称,今年前九个月,该地区机器人销售总额为 14.8 亿美元,已经超过 2017 年同期创下的 14.7 亿美元的纪录。

其原因也不复杂,从制造业、物流业到几乎所有行业,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事实,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的公司开始寻求机器人作为保持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本田公司最近也展示其对机器人的思考,在一个刚刚发布的视频里,这个看起来很萌的机器人可以帮助工人运送建筑材料、水以及其他物资,并且能够牵引 750 公斤的拖车,支持近 400 公斤的载重。

img

高通本周公布了汽车战略,在 2021 投资者会议上,高通展示了自己对于汽车领域的思考以及成果:

  • 宝马下一代车型将采用高通 Snapdragon Ride 自动驾驶平台;
  • 2021 财年,高通汽车业务营收为 9.7亿美元,预计十年后达到 80 亿美元;
  • 高通上月斥资 45 亿美元收购汽车供应链公司 Veoneer 的自动驾驶部门 Arriver,此次也展示了最新的解决方案;

高通此举意味着全面进入到汽车领域,未来也将与英伟达直接对抗,值得玩味的是,对于英伟达收购 ARM,高通是坚定的反对者,华尔街也非常看好这次战略布局,会议当天,高通股价上涨 7.9%。

科技媒体 Verge 披露了一起使用特斯拉 FSD 软件导致的交通事故,这起发生在洛杉矶的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车辆遭到严重损坏,原因在于,FSD 软件对车道判断失误,导致车辆与其他车道上的车辆发生碰撞。

目前的 FSD 还处在「Beta」阶段,但与软件的「Beta」测试不同,让自动驾驶车辆,特别是非特斯拉员工驾驶的车辆不断测试这个软件,我个人并不认可。

沃尔玛表示,已经将完全自动驾驶车辆纳入到其在线杂货业务的运输过程中CNBC 的报道称,沃尔玛此前一直与创业公司 Gatik 合作,在没有人类安全员的情况下,让两辆自动厢式卡车,每天从物流中心向阿肯色州本顿维尔附近的杂货店运输 12 个小时的货物。

最近还有几个自动驾驶领域的消息:

  • 自动驾驶卡车公司 Kodiak 完成一笔 1.25 亿美元的融资
  • 明星创业公司小马智行面临产品调整、人员流失,媒体称之为「元气大伤」;

应用·金融

云和 AI 成为金融巨鳄们不得思考的技术趋势

不久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与 Google 达成合作,这项合作不仅意味着 Google 踏入到金融领域,更是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全面上云做了铺垫。

总部位于纽约的富国银行集团也在近期披露了自己的上云策略,该公司计划从 2022 年年初启动一项为期 10 年的上云项目,微软 Azure 与 Google Cloud 将成为这家金融巨头混合云项目的主要技术供应商。

在欧洲,总部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大型金融公司 OTP 银行上周宣布了一个新的 AI 项目,这家银行将和美国加州的 AI 创业公司 SambaNova 合作,利用后者的 AI 硬件和软件平台,特别是语言模型产品,构建起一个支持 1700 家分行的个性化银行服务与数据分析的平台。

根据 WSJ 的报道,OTP 还希望借助 SambaNova 的 AI 技术,进一步增强其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研发能力。

资源·其他

有哪些值得看的 AI 和机器人电影,英国《卫报》给出了一个清单,其中新片 Finch 非常非常推荐。

云原生与 AI 平台的结合,会释放哪些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这篇报告给出了几个线索。

从钉钉、企业微信到 Slack,新一代移动办公工具正在塑造新的办公形态,站在中国的视角去看,这个领域有哪些特点和潜在机会,推荐这个还算不错的研究报告

以上就是本期「AI Insider」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支持,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写邮件给我:zhaosaipo@gmail.com
这封邮件是 Dailyio 的付费邮件,但我欢迎您将这封邮件转发给您身边关注或从事 AI 与云计算的朋友。并希望您向更多人推荐「AI 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