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Reading, Less Junk

📢 Editor’s Note

本期「Deep Reading」有几群人物的特写或素描:

  • 在纽约,当算法无情拒绝没有存在模型中的突发事件,当警察也无法给予足够支持的时候,一群来自中北美、南美地区的外卖骑手们,构建了自己的防御机制;
  • 在全球各地,一群「生物黑客」借助于大量开源、低成本的生物技术以及 Youtube 上广泛的生物学课程,开始改造生物体的 DNA;
  • 在过去全球贸易的大潮里,一群低调的大宗贸易商成为众多经济、政治事件的重要幕后参与者甚至主导者,一本新书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

本期还有两篇个人总结:

  • 知名媒体人 Casey Newton 分享在 Substack 一年的心得与体会,你会发现邮件通讯真的很难;
  • 一位作家介绍如何将徒步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围绕体力与脑力的个人系统;

与此同时,本期您还将读到:

  • Youtube 与 TikToK 的推荐系统机制,以及,为何后者更容易上瘾?
  • iPhone 13 持续被追捧,我们为什么还在升级智能手机?

「More Reading, Less Junk」,欢迎进入本周的深度阅读时间。

试图「跳出系统」的纽约外卖骑手

Curbed|2021–09|链接|40 分钟(阅读时长)

之前广为传播的《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展现出中国外卖经济背后的算法剥削与「人机抗争」,而本周这篇长文则以纽约外卖骑手的视角,折射出一副相似但也不同的景象。

波动的工资、变化无常的天气与算法系统「周密」的调控,再加上纽约不同街区复杂的治安环境(比如频繁丢失自行车),构成了纽约外卖骑手工作的大环境,而当算法无情拒绝没有存在模型中的突发事件,当警察也无法给予足够支持的时候,这些来自中北美、南美地区的外卖骑手们,开始团结在一起,构建起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对抗残酷的算法与无能的警察。


徒步、写作之间的效率互动

Every|2021–07|链接|30 分钟(阅读时长)

内容生产者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从内容输入到加工再到最后的产出,这个系统能够保证不同阶段的效率与质量,并在不断迭代中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

这篇长文介绍了一位名叫 Craig Mod 的创作者的个人系统:「徒步与写作之间的互动」。这套系统的关键点是,Craig Mod 将徒步变成了核心输入平台,并在徒步的过程中,不断加工自己的所见所想,然后晚上输出为文字。

除此之外,这位作者还分享了他在徒步、创作过程的一些习惯和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YouTube 与 Tiktok 的推荐机制

YouTube 官方博客|2021–09|链接|25 分钟(阅读时长)

TikTok 官方博客|2019–09|链接|10 分钟(阅读时长)

用户在视频平台观看推荐的视频已经是当下内容消费的重要形式,本期推荐两篇当下最重要的视频平台——YouTube、Tiktok——官方博客的文章,详细介绍了两个平台在视频推荐方面的机制,相较而言,Youtube 的文章更像是「一个人」写出来的内容,而 TikToK 的博客则太过于官方化。

作为延伸推荐,下面是几个关于 TikTok 的有趣文章:

  • 上瘾案例分析:以心理学的视角,从用户注册到打开第一个视频再到后续的用户行为,展现出一系列 TikTok 产品设计理念与上瘾背后的心理学机制,你会发现同样是推荐算法,为什么 TikTok 远比 Youtube 上瘾。
  • TikTok 的产品分析:以 TikTok 的产品设计理念为切入点,包括产品定位、用户交互设计以及背后的推荐机制。

智能手机与汽车

FT|2021–09|链接镜像|10 分钟(阅读时长)

当苹果从 2019 年开始不再公布 iPhone 具体销量的时候,智能手机似乎已经步入到一个下沉轨道,但事实上,正如下图所展示的这样,过去几年,消费者依然在不断升级智能手机,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小米以及华为,智能手机业务都是关键的营收来源。

img

这是为什么呢? FT 的这篇专栏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思考角度。作者把智能手机与汽车联系起来,相比手机,汽车已经存在了 100 多年,而且其关键技术的历史也长达 20 多年,但汽车依然在增长,消费者也在不断升级或购买新车,作者指出了一种可能:相对于其他物品,汽车与智能手机都是属于个人的设备,它们不可能被共享(部分汽车可以),这意味着,消费者会不断与它们互动,并不断升级与改造这些最贴近自己的个人设备


一位记者在 Substack 的一年总结

Casey Newton|2021–09|链接|15 分钟(阅读时长)

作为资深科技媒体人,Casey Newton 去年高调宣布从媒体辞职并成为 Substack 创作者的消息引发一系列反响,而在一年后,这位媒体人总结了一番经验与教训,主要是围绕邮件通讯产品:

  • 一份邮件通讯的增长率与内容质量并不相关,而是直接与是否关注热门事件成正比,绝大多数时候的增长都可以用「静止」来形容,这个判断也和我在《邮件通讯制作指南》里的建议相一致;
  • 从免费到付费的转化率不高,Newton 原以为可以达到 10% 的转化率(即从免费内容读者到付费内容读者),但事实上可能只有 5% 左右,他没有透露具体的数字;

而在内容层面,Newton 表示虽然做了很多独家专访,不过似乎并没有带来多少转化率,似乎,当下的读者们已经不再喜欢问答专访了。


当生物黑客们开始操控 DNA

FT|2021–09|链接镜像|20 分钟(阅读时长)

这是一个在很多国家还处在法律空白的领域:通过操控某些生物体的 DNA,改变一些东西。

FT 的这篇文章勾勒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原本就是所谓的「生物黑客」,借助于大量开源、低成本的生物技术以及 Youtube 上广泛的生物学课程,这些「生物黑客」可以完成一系列围绕 DNA 的改造实验。

但这也引发诸多争议:一方面是很多「生物黑客」担心相关技术被滥用,另一方面则是当下各国法律的模糊表述进一步加剧了潜在的威胁。


本周图书:大宗贸易的地下江湖

Javier Blas|2021–03|亚马逊 Kindle 商店|9.20 美元

这本 The World For Sale 展现了全球贸易的另一幅图景:大宗贸易。

img

从石油到各种主要农作物,一群低调的大宗贸易商构建起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他们可以突破国际制裁为某些国家提供所需的任何资源,也可以帮助地区强国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影响该国政治走向。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 Bloomberg 大宗贸易领域的资深记者,其丰富的线人资源为这本书提供了足够多的细节(包括中国 2008 年前后的粮食危机),同时记者的身份,也让本书的叙述方式更具可读性,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是在读真实的历史故事还是在读虚构的小说。

这封邮件是 Dailyio 的付费邮件,但我欢迎您将这封邮件转发给您身边热爱深度阅读的朋友,并希望您能向更多人推荐「Deep Reading」。

感谢您的订阅,如有任何疑问和建议,欢迎写邮件给我:zhaosaip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