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073 2021-03-17

本期导读:

  • 发现:Panda 编辑器体验;
  • 应用:Box 更新 UI、PhotoShop 加入更多云功能、写作应用 1Writer 的新功能等;
  • 流程:如何在 iPad 上构建灵活、弹性的文件仓库?
  • 苹果:HomePod 停产、苹果在慕尼黑建立芯片实验室;
  • 业界:为什么 FB 如此害怕苹果隐私政策、中国互联网巨头测试绕过 iOS 防追踪的方法;

应用·发现


发现:Panda 编辑器体验

Panda 编辑器是笔记应用 Bear 团队开发的一款内测产品,根据 Bear 官方微博的介绍,该编辑器虽然目前是一个独立产品,但未来会整合到 Bear 里,众多功能也将成为 Bear 新版本的编辑功能。

在过去两周多的时间里,我深度体验了 Panda 的众多功能,这里做一些简要总结,可以作为观察未来 Bear 产品发展的一个角度,需要指出的是,Panda 目前还处在内测阶段,可能还会加入或删减部分功能,后续该应用如果有较大更新,我会再补充。

首先,Panda 采用的是 Markdown 衍生语法 CommonMark,关于这个语法的详细介绍,可参见其官网,简单来说,CommonMark 并不是扩展 Markdown,而是详细规范了某些语法的使用方式与渲染方式,这也让 Panda 可以在写作极简与样式丰富之间实现微妙的平衡,如果你此前使用过 Bear,那么一定对该笔记工具的渲染方式印象深刻。

其次,功能层面值得关注的新功能有:表格编辑、内容折叠。前者「理论」上是一款笔记工具应有的功能,但此前的很多产品——包括 Evernote——都没有满足(本月更新的 Evernote 已经支持表格),Panda 增加的这个功能也意味着未来 Bear 会全面支持表格编辑。

img

而后者——「内容折叠」——的使用场景则主要是在长笔记的编辑过程中,如下图所示,用户可以把任何一级标题里的内容折叠起来,如下图所展示的这样。

img

我在之前几年使用 Bear 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个问题:当一则因为目录众多而笔记过长的时候,无法通过目录跳转快速找到内容。Panda 的「内容折叠」,算是一个解决思路,但我个人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提供一个可以目录自动生成机制。

其三,全面优化不同设备上的编辑样式与功能。此次 Panda 在不同设备——iPad、iPhone——上提供了适配设备的编辑样式与功能,下图是 Panda 在不同设备上的编辑功能展示。

img

与此同时,对于 iPad Pro 用户而言,Panda 也全面适配了「随手写」功能,带给用户更丰富输入选择。

最后,正如我在开始提到的,Panda 未来的功能变化以及如何与新版本 Bear 整合都存在众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如何让用户在 Bear 里辛苦撰写编辑的内容,可以在其他格式、其他设备上有更好的展示与呈现,这远不是编辑器所能解决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通过 Panda,Bear 团队展示了其对未来移动设备上笔记编辑的众多新思考,用户也大可不必纠结这些思考与想法的对与错,不妨把这些功能放在自己的使用场景里,从而判断其是否解决了自己的需求。

你可以通过加入 Panda 内测组获得体验该应用的机会。

应用

梳理一组近期值得关注的应用更新。

网络存储工具 Box 更新。这次更新主要体现在 UI 层面,特别是适配了 iPadOS 的侧边栏导航,如下图所示。

img

你可以 App store 免费下载或更新这款应用,目前免费用户提供 50GB 存储空间。

写作应用 1Writer 更新。新增加 Wiki 链接文字显示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在整理链接的时候,自定义链接内容的文字内容,基本格式为「[[原文件名称|自定义的文件名称]]」如下图所示:

img

你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或更新该应用,目前该应用实行买断制,价格为 4.99 美元。

Adobe 为 Photoshop 增加一系列云功能。其中的云端自动保存功能很实用,所有在本地的修订会自动同步到云端,用户可以查看、恢复过去的任意版本。

img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或更新这款应用,目前 PhotoShop 是一款订阅服务,每月订阅费用为 9.9 美元。

流程·洞察


构建 iPad 上的文件仓库机制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被数字内容所包围,每天接收来自各处、各种格式的文件,不同设备堆积着大量重复性的文件或同一版本的文件内容,构建一个灵活、高效的文件仓库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现代意义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文档(Office 文件、PDF)、图片、Zip 压缩包——的管理机制应该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 灵活的管理方式:树状文件夹与网状标签是基本能力;
  • 强大的搜索:快速且多样化的检索功能;
  • 云与本地的文件协同:将常用的「热文件」放在本地,「冷文件」存储在云上;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 iPad 上放弃了苹果原生的「文件」应用,它无法自定义标签、搜索能力不足,也无法实现文件在本地与云之间的协同。

我也放弃了免费的 Documents,它的确是一款优秀的文件管理工具,但无论是文件管理还是搜索,其功能与「文件」应用并无差异,而且还不支持不同设备之间的文件同步。

在使用 Devonthink To Go(以下简称为 DTG)作为笔记内容仓库的过程里,我渐渐发现,DTG 完全就是一款超乎预期的文件仓库产品。

更新到 3.0 之后,DTG 适配了 iPadOS 的诸多新特性,包括光标交互逻辑、多窗口、暗色模式以及功能菜单等,并且引入基于 CloudKit 的新同步方式,也全面支持了快捷指令。

img

接下来,我会详细谈谈 DTG 带给我的众多惊喜。

1.高效的文件导入

导入文件是构建文件仓库的第一步,利用 DTG 的共享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将任意格式的文件导入到 DTG,以相册里的照片为例,长按照片,点击「共享」,选择「Devonthink」,如下图所示,即可以将照片保存到 DTG,你还可以自定义名称、所处的数据库等其他属性。

img

由于 DTG 与「文件」应用高度集成,用户能够通过「文件」应用直接拖拽文件到 DTG。 img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支持直接打开「文件」应用里文件,通过第三方应用将文件添加到「DTG」也在变得越来越方便,比如可以直接在 Office 应用里把 Word 文件保存到 DTG。

2.丰富的文件属性

DTG 拥有灵活的文件管理方式,从下图里可以看到 DTG 如何「定义」一个文件的属性。

img

结合这张图,大概包括以下这些属性:

  • 名称
  • URL 链接
  • 标签
  • 是否加入旗帜
  • 是否标记为已读
  • 是否标记为锁定
  • 评分系统(1–5)
  • 对该文件的评论

所有这些元素都可以自行定义,一个文件不再仅仅局限在树状或网状结构,也不再由创建时间和修改时间所定义,而是拥有了更多可操作的空间和维度,比如通过「已读/未读」控制一个文件的阅读状态,或者利用「评论」功能进一步细化对某个文档的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DTG 支持几乎所有常见格式的预览,包括但不限于:

  • Office 文件
  • PDF
  • 图片
  • 网页 HTML
  • 文本(Markdown)

这也意味着,用户完全可以在 DTG 里操作、预览各种常见格式的文件,构建起更灵活的文件管理体系。

3.灵活的文件操作

在定义了 DTG 里的文件属性后,接下来就是围绕文件的一系列操作,长按任意一个文件,查看弹出的菜单,如下图所示,这是 DTG 提供的一系列文件操作方式。

img 这其中,有两个值得谈谈的功能,其一,Copy 这个功能最简单,如下图所示,点击之后,用户可以在复制文件链接、名称与文件内容(比如文本全文)做出选择。 img

其二,Replicate 中文翻译也是「复制」,但它的逻辑与某些音乐服务的播放列表相似,这意味着,当用户在 A 文件上使用了 Replicate,将文件 A「复制」到别的地方,两个文档之间的修改将实时同步。

img

而同为「复制」的 Duplicate,则是「复制」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文件,两个文件之间的操作没有任何关系,修改其中一个文件不会影响到另一个。

灵活使用「Replicate」与「Duplicate」可以实现非常高效的文件操作与管理,举一个例子,当我在准备某一期会员通讯选题的时候,我会下载或准备大量参考资料,一般情况下,我会把这些资料「Replicate」到某个文件夹,这样我可以快速定位相关内容;而当我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修订,特别要做删减的时候,我会使用「Duplicate」,这样做的原因是,我希望可以保留文件的原始模样,便于在以后的项目中,相对完整地查看到这些原始资料。

4.强大的搜索机制

相比于「文件」应用简陋的搜索,DTG 拥有强大的搜索选择,除了关键词搜索后,还能使用通配符检索,通过诸如「devon*」这样的搜索词检索到所有以「devon」开头的关键词。

更进一步,通过单独使用或组合上面的若干属性(Name、comment、tags)等,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搜索,比如下图就是把标题(2019)与关键字(苹果)组合在一起。

img

另外,DTG 还支持布尔逻辑符搜索,也就是通过把「AND、NOT、OR」纳入到搜索之中,下图展示的是搜索同时含有「阿里云」与「腾讯云」关键词之后的搜索结果。

img

DTG 官方提供了一个布尔逻辑搜索的示例:「NEAR (Steve, Jobs, 2) AND (iMac OR (iPad NOT MacBook))」这个语法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文件里含有Steve Jobs 并且一定包括 iMac 与 iPad 或 Macbook 的内容。

5.本地文件与云文件

DTG 对于云上文件与本地文件的处理方式非常灵活,目前,DTG 支持包括 iCloud Drive、Dropbox、Webdav 在内的网络同步,还能通过 Boujour 协议实现不同设备的局域网同步,而更新到 DTG 3.0 后,DTG 的同步速度与稳定性都有大幅提升。

从这个角度去看,DTG 也是一个可以实现文件同步的网络存储服务,而在处理云上文件与本地文件关系方面,我个人认为 DTG 的机制很有趣。

在 DTG 的文件管理逻辑里,数据库等级最高,文件组(Group)次之,单一的文件等级最低,每一个等级的文件都可以选择文件的的下载方式,如下图,「Always」代表的是该数据库/文件组的文件永远自动下载,「On Demand」则是根据需求下载的意思,也就是用户打开的时候才会下载。

img

这个逻辑与「文件」应用里的 iCloud 逻辑类似,但 DTG 还有一个「清除」功能,如下图,在 DTG 的设置里,你会看到这个功能,简单来说就是 DTG 会根据用户打开、使用文件的习惯,或自动或手动清除已经下载到本地设备里的文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少非必要文件对本地设备的空间占有。

img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文件的使用需求与本地设备的存储空间大小,定制本地设备上的文件数量,上图里的「Keep items」可以选择 100 到 1000 个文件,或者所有文件。

6.写在最后

使用 DTG 的时间越久,我越觉得它完全可以替代任何一个文件管理应用,比如我最近我开始尝试使用 DTG 搭建本地影视内容仓库,利用上面提及的丰富的文件属性来定义影视内容的「元数据」,事实上,DTG 本身也支持多种格式的影视内容播放。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本地存储空间不够,利用 iCloud、Dropbox 以及 Webdav 等同步机制,DTG 也为用户的文件上云提供了多种选择,满足不同设备之间的文件管理同步,并结合「清除(Purge)」等功能,灵活控制文件数据在本地与云端的流动。

QA

「iPad Power User」正式面向订阅读者推出 QA 栏目,所有订阅读者都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提出您在使用 iPadOS 或 iPad 方面的问题,我会在每周的会员通讯里提供一些可能的答案或角度

苹果·业界

苹果未来不再研发 HomePod,专注于 HomePod mini,来自 TechCrunch 的报道。

苹果宣布将在慕尼黑建设芯片实验室CNBC 称,该实验室未来三年的投资总额为 10 亿欧元,苹果计划将慕尼黑打造为「欧洲芯片设计中心」。

苹果起诉前雇员向媒体机构泄密,法庭文件在这里,根据 John Gurber 的分析,该诉讼涉及的事件很可能是 2019 年 10 月份众多媒体报道苹果 AR 项目。

为什么 FB 对 iOS 14 的防追踪功能如此害怕,来自前 FB 员工的分析,很值得一读。

腾讯与字节跳动正测试新的用户追踪方法,以对抗苹果即将发布的防追踪机制,两家公司将采用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互联网广告标识(CAID)方案,该方案相关信息可参见这里

以上就是本期「iPad Power User」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支持,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写邮件给我:zhaosaipo@gmail.com 

这封邮件是 Dailyio 的付费邮件,但我欢迎您将这封邮件转发
给您身边关注 iPad 生产力的朋友。并希望您向更多人推荐「iPad Power User」。


您可以更新您的邮箱信息或点击这里退订

Email Marketing Powered by Mailch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