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字笔记指南(3):Roam 的创新本质以及替代品

Roam Research(以下简称为「Roam」)无疑是 2020 上半年最火的笔记/知识管理工具,中英文互联网世界里,关于 Roam 的介绍、分析文章已经足够多了,我无意再去重复这些教程、指南,而是希望将 Roam 放在我的笔记方法论框架里,重新审视其到底解决了哪些问题。

如果你还不了解 Roam,可以通过少数派的这篇文章详细了解其基本的逻辑和方法。

需要说明一点,作为 Roam 相对早期的用户,我已经放弃了这个服务。原因在于,我并不愿意将自己的笔记完全托管在一个云服务上,就像我在上周会员通讯「Deep Reading」里所言,使用云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关于信任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不相信这样的云服务。

虽然我不再使用 Roam,但在之前使用该服务以及在 TiddlyWiki 的探索过程里,我对于 Roam 所代表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Roam 不再追求笔记的收集与保存,这是与传统笔记工具,如 Evernote 「背道而驰」的产品理念,也正如我在「现代数字笔记指南(1)」里谈到的那样,很多笔记工具总是在制造一种「收集就是知识」的错觉,以至于很多人的笔记工具最后成为了阅读器。

鉴于 Roam 以及诸多「模仿者」,我的确也看到了一股新的笔记产品理念的兴起,真正让「笔记收集」变成「笔记生产」。

其次,Roam 展现出「信息/知识/内容再生产/再利用」的潜力。作为内容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内容再生产/再利用」的有效方式,因为在我看来,我所输出的不应该是一篇篇文章,而应该是一篇篇未来文章的「草稿」,这些「草稿」可以在一个维度上构成文章 A,在另一个维度上可以组合为文章 B,以此类推。

但要实现这个理想状况,有两个巨大的挑战:

Roam 的产品设计里,隐隐约约藏着解决思路。比如通过 Block 的形式,鼓励用户将长篇的内容揉碎,变成一个个类似列表的内容,这与我此前强调的「笔记原子化」有异曲同工之处,我在当时写道:

「原子化」笔记带来的是更精准的内容检索,同时,由于每一则笔记的信息含量足够小,可以实现更灵活的笔记组合。

img

而如何把这些零碎的 Block 整合在一起呢?Roam 使用的是双向链接,坦率来说,双向链接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关于双向链接的历史与现状,可参考这篇文章。但正如 Roam 创始人所指出的那样,Roam 的双向链接,可以精确到任意一个 Block,这种将最小单位内容链接在一起的能力,使得 Roam 变得与众不同。

更进一步,结合「Graph」功能,block 之间的联系变得足够可视化,便于用户定位、检索不同 Block 之间的联系。

这是 Roam 产品体现出的独特价值,它改变了笔记工具惯有的逻辑,通过创新的方式构建了一套原子化、链接化、可视化的笔记使用方式,从而提升了信息/内容/笔记再应用、再生产的效率。理解了这些,我们也可以在其他产品中探索相应的思路,由于我对于任何工具的优先考虑都是是否适配 iPadOS,所以包括 Obsidian、Zetter 等在内的桌面应用都不在我的计划之内,因此下面的一些替代品推荐,要么是基于 iPadOS 的原生应用,要么是可以通过 Safari 访问的在线服务。

比如 Bear,通过原子化的方式将笔记内容变得足够颗粒化,然后通过其提供的[[]]的功能将其链接起来。

img

再比如,你甚至可以在 Google Doc 里实现原子化、链接化的笔记机制,利用 iPad Pro 的 Safari,你可以完整体验到 Google Doc 的所有功能,下图展示的是快速添加链接,在键盘上敲击「CMD+K」的快捷键后,输入关键词,可以看到相关文档的提示。

img

当然,由于缺乏双向链接,在 Bear、Google Doc 上构建「信息/内容/笔记再应用」的机制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用户更主动发现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在不断整合中产生新的想法。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就是 Wiki,几乎所有的 Wiki 程序都拥有完善的内部链接功能,而且 Wiki 程序都是开源程序,在代码安全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自我托管和搭建,以下是一些值得尝试的 Wiki 程序:

而在经过近三个月的磨合与实践之后,我将笔记的流程从「Bear+Devonthink to Go」迁移到「TiddlyWiki+N」,这里的「N」,既有 Dropbox、Evernote,也有 AWS S3、Github 等,接下来的「现代数字笔记指南」里,我会系统而详细地介绍围绕「TiddlyWiki+N」的流程。

最后,借用约翰·洛克的一段话结尾,很有启发性:

The acts of the mind, wherein it exerts its power over simple ideas, are chiefly these three:

  1. Combining several simple ideas into one compound one, and thus all complex ideas are made.
  2. The second is bringing two ideas, whether simple or complex, together, and setting them by one another so as to take a view of them at once, without uniting them into one, by which it gets all its ideas of relations.
  3. The third is separating them from all other ideas that accompany them in their real existence: this is called abstraction, and thus all its general ideas are m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