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流程
iPadOS 上的开源应用们
2010 年代,开源软件运动逐步成为科技行业的重要趋势,关于开源软件的具体解释,可参见其官网的说明。
对于开源软件,我有三个相对简单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其一,很多软件都是基于开源产品,但一些软件拥有开源版本以及商业版本(或者说闭源版本),譬如大家常用的 Chrome 浏览器是 Google 推出的闭源产品,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名叫 Chromium 的开源项目,这是 Google 将 Chrome 源代码开放后的项目,其他人可以根据这个项目开发自己的浏览器,最近微软就采用 Chromium 开发了新版 Edge 浏览器。
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大公司一方面通过开源产品的基础代码获取开发者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构建自己商业版本,形成技术、商业的正向循环,这成为目前软件、应用开发的常态。
其二,开源不等于免费。虽然开源意味着所有人可以获取到软件源代码甚至编译好的软件(可安装使用),但不管对于阅读源码的开发者还是直接体验软件的用户,一个开源软件代表了项目开源者对于代码的态度,而通过开源协议的约束,开发者和使用者,都可以在「使用」中获益。
其三,使用开源应用的优势和劣势也非常明显。一方面,开放的源代码保障了应用和软件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开源软件的背后是个人开发者以及开源社区,使得应用的用户支持、帮助无法与商业软件相比,你找不到客服,甚至也看不到完整的使用文档,一切都需要社区的响应。
随着 iOS/iPadOS 以及 Android 平台的发展,基于这些移动平台的开源产品层出不穷,你可以通过这个 Github 仓库了解更多开源的 iOS 应用。
我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陆续发掘并使用了不少基于 iOS 平台以及 iPadOS 平台的开源应用,这些应用绝大多数都瞄准了某一个单一需求,提供的功能虽无法和商业应用相媲美,但小巧、简单、开源以及免费(某种意义)的特性,使得这些应用正在成为我日常使用的主力应用。
1.信息获取:尝试开源浏览器
我一直将浏览器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Safari 也一直是我在 iOS/iPadOS 上主力甚至唯一的浏览器,我曾在此前的多期会员通讯里介绍过 Safari 给我工作流程带来的变化。
2019 年,我开始尝试一款名叫「Brave」的开源浏览器,这款产品采用了 Chromium 内核以及 Blink 排版引擎,所有源代码都已开放。
这款浏览器不仅可以有效阻止网络跟踪,屏蔽网络广告,更是带来了几乎令人不敢想象的访问速度,如果你尝试过,一定会用诸如「awesome」这样的词汇来形容 Brave 对于网页的渲染速度。
但 Brave 所面临的却是由 Google 等广告巨头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当使用 Brave 访问 Google 服务时,你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提示:
如果你对浏览隐私和网页速度有着追求,不妨来试试这款开源的浏览器,你可以在 Brave的官网找到不同平台的下载链接。
2 信息加工与创造:开源的笔记工具们
从 Evernote 到 Bear 以及 Devonthink to Go,这些笔记工具都是闭源产品,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iOS/iPadOS 上的开源笔记工具越来越多,比如我之前介绍的 Joplin,这是一款跨平台的开源写作、笔记应用,目前支持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 以及 iOS 等平台,提供了基本的 Markdown 写作、标签管理等功能,同时支持 Dropbox、OneDrive 的网盘存储,源代码开放。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上免费下载这个应用,如果想了解其他平台 Joplin 的功能 ,可以访问其官网。
另外一个值得尝试的开源笔记应用则是 Simplenote,这款老牌的应用由博客程序 Wordpress 开发商 Automattic 开发,横跨几乎所有的平台(包括 Web),所有核心代码都已经开源,iOS 的源代码在这里。
Simplenote 提供了围绕文本笔记的完整功能,请注意我这里用了「文本笔记」,你也不要奢望将其作为 Evernote 富文本编辑的代替,但在我看来,Simplenote 的功能非常实用,比如标签管理功能,以 iPadOS 上的 Simplenote 为例,你可以在笔记底部添加标签,如下图所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功能就是「版本记录」,虽然 Evernote、Joplin 都提供了类似功能,但只有 Simplenote 可以在移动平台快速对比并恢复历史版本,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我在 2014 年的笔记,它保留了每一次修改,我也可以恢复到任意的历史版本。
Simplenote 需要登录才能实现数据的同步,其同步通过 Google Cloud 的服务器完成。Simplenote 还支持 Markdown 语法,可以直接将笔记内容生成为公开链接发布,延伸一下,你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博客平台来使用。
你可以在 Simplenote 的官网查看不同平台的下载地址。
3.当开源成为一种服务
除了上文提及的这些「开箱即用」的产品,还有一类开源产品越发受欢迎,这类产品将开源变成一种「服务」,作为用户,你需要围绕服务构建一整套流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免费,但可能非常有趣。
比如密码管理服务,1Password 和 Lastpass 是最具代表性的闭源产品,而开源的 bitwarden(源代码)也有不小的竞争力,这款应用横跨多个平台,用户可以搭建从服务器到终端应用的一整个密码管理套件,相关的教程可以在 Google 里使用「bitwarden 搭建」进行搜索。
再比如网盘服务。Dropbox、Google Drive 之外,开源的 Nextcloud(源代码) 与 ownCloud(源代码)也是值得尝试的选择,这些服务无一例外都需要借助服务器来存储数据,通过域名(当然你也可以只用 IP 地址)来快速访问,所有这些都需要用户自己动手,解决数据安全、传输与同步的问题。
4.总结
「开源正在改变世界」这句话一定也不夸张,这是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对开发群体而言,开源社区与大量开源产品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善的架构、模型与流程,这种「站在巨头肩膀」的创新会越来越多;而对普通用户来说,不管是「开箱即用」还是需要手工搭建,这些开源产品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而随着全球范围内用户对于数据隐私的重视,我们很有可能进入一个「开源即服务」的时代。
|